主页 > 专题专栏 > 励志之星 >
专题专栏
蜕变重生
日期:2020-06-19 09:12  来源:未知  浏览量:

蜕变重生

——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“洗心基金会·同心15班张希凡

人物简介

张希凡,20031114日出生于醴陵市东富镇莲旗村一个普通家庭。读初一的时候,父亲患胆囊癌去世。在父亲病重期间,张希凡不幸患上白血病。2017年底,经过一年多的治疗,张希凡战胜病魔,回到家乡,生活重现阳光。

励志心语

面对坎坷人生,需要自己鼓掌来增加力量和希望。与其受命运的摆布,不如做生活的强者,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去面对,全力以赴去解决人生的难题,不言弃、不放弃,不屈服,才有希望走出阴霾,迎来一片艳阳天。

典型事迹

  2016年,父亲查出为胆囊癌。希凡不敢相信,父亲曾是一名军人,身体硬朗,坚持锻炼,陪伴了她13年,如今却要离她而去。

祸不单行,在父亲病重期间,13岁的希凡在长沙儿童医院查出患有白血病。母亲忍痛带着她,离开病重的父亲,来到医疗设备更发达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。

不久,父亲去逝了。为感谢那些帮助过他和他女儿的人,父亲捐献了全身唯一能给别人的器官——眼角膜。

初到上海,母女俩就被医生的话和一张张检查报告压得喘不过气来。但是母亲并没有退缩,一心只想救她的女儿。

主治医师给出了治疗方案,要在上海化疗一年之久。希凡看到医院里那些光头的、奇奇怪怪的小孩,时不时还传来一阵阵哭声,陷入了沉思……

不能再犹豫了,母亲带她来到理发店,把她的头发剪成了男孩发型,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化疗。

那是一段最艰难的时间,租房、伙食、治疗,一大堆费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,她每天在医院和出租房之间来回奔波着。

一个疗程的化疗后,希凡变成了光头,也熟悉了医院的消毒水味,习惯了十几天不洗澡、不出门、不舒服的状态。

在医院,她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,尝到了病友带来的他乡美食。病友们一起玩扑克,输了的喝一杯水,因为喝水更有利于战胜病魔。希凡就这样和病友们同甘共苦,分享快乐。

几十次的腰穿骨穿,输了几十次的血小板,进了两次ICU,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,做了10次化疗,经过一年时间的煎熬,希凡终于战胜病魔,获得了重生。

她感恩妈妈,在危难的时候没有放弃,给了她两次生命。过去的一年里,妈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生活,全部在为女儿而活。妈妈的容颜仿佛老了几岁,脸上的皱纹多了一条又一条,为了防止掉头发她尽量减少洗头发的次数。希凡看着心疼极了,她觉得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妈妈。

在治疗费用告急的时候,她感恩素未谋面的爱心人士、爱心机构雪中送炭。

医院的新阳光病房学校,是专门为不能出去自由玩耍的小朋友提供的一个免费场所。每当教室一开门,希凡总会积极参加。在这里,她属于年龄较大的孩子,有些手工制作对于她而言是小儿科,于是她主动帮助更小的孩子。她的志愿者梦想,也从此诞生。

在家休养几个月后,回到学校,面对新班级新同学新班主任,希凡有点自卑。

休学一年落下功课不少,同学们不厌其烦地辅导她,慢慢地她又和同学打成一片,成绩也保持中等偏上。中考后,她选择了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的普职融通班,希望通过努力进入重点高中。

中考过后的暑假,她去上海复查,万幸的是检查结果非常好。她没有忘记自己的愿望——在曾经呆过的新阳光病房学校当一名志愿者,帮助更需要帮助的小朋友。在妈妈的支持和新阳光病房学校负责人的同意下,暑假计划就这样敲定了。妈妈和妹妹先回老家,把她托付给之前在一起治疗的病友妈妈。

在病房学校里,她认识了很多小朋友,也获得了他们的喜爱。她给小朋友们上课,陪他们一起玩,孩子们热情地邀请她去家乡旅游。更解馋的是,她还吃到了一位回族妈妈做的羊肉拉面。

看到孩子们在治疗的病痛中获得快乐,她感到很知足;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新阳光学校的公众号上,她感到很开心。

进入高中,她庆幸选择了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,享受了三免一包的政策帮扶,成为“一家一”助学就业·同心温暖工程“洗心基金会·同心15班”的一员,得到了4000元生活费的资助,给妈妈减了很大负担。进入普职融通班,有优秀的老师和良好的读书氛围,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。在班上,她积极向上,是老师同学眼中的优胜者;在学生会,她认真负责,学长学姐一致好评;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竞赛活动,在抗击新冠疫情手抄报中获得了一等奖,征文获得了二等奖。

在磨砺中蜕变,在绝境中重生。希凡面向未来,美好的生活还在继续……